线上“过程结算”不同于人工,数字之间对应必须唯一,确保各业务节点之间数字清晰明确的对应。例如结算清单之间的对应采用清单编号,招标节点的清单编号相对明确,然而不同的造价主体单位在施工阶段产生的变更签证清单编号的唯一性并不容易。这里讨论一下“过程结算”数字转型中几个常见的“干扰”问题。
随着招投标电子化的普及,大多预算人员接受了招标文件目录编号,作为目录的唯一识别编码。然而,在施工进行推进中,新产生的“目录”(变更签证)编码在同一个文件中不得重复,往往得不到重视,埋下隐患。
目录编码在整个过程结算中作为统计不同目录本期金额、本年金额、累计金额的唯一标记,同一项目控制价、中标价、量价核算、计量支付、结算报审、结算审定各阶段目录编码必须保持一致,不能随意手动修改,否则系统无法准确提取该目录的动态金额。
清单编码在整个过程结算中作为统计同一条清单本期工程量(金额)、本年工程量(金额)、累计工程量(金额)的唯一标记,同一个单位工程清单编码不得重复,并且同一项目控制价、中标价、量价核算、计量支付、结算报审、结算审定各阶段清单编码必须保持一致,不能随意手动修改,否则无法统计同一条清单的动态数据;另外,需要新增清单,新增清单的编码在同一单位工程目录下不得重复。
“累计各期次的清单工程量”并记录在计价文件的方法在一点通里称为“合并”操作。当同时进行量价核算和计量支付工作时,启动计量支付要使用经过“合并”后的量价核算文件。反之,计量期次中的施工图工程量、施工图单价和合价显示的是中标阶段的数据,而非经过量价核算后的数据。一些用户没有采用“合并”后的量价核算文件,造成报表依然显示中标工程数据。
过程结算引入了期次的概念,使过程结算的文件数据更加条理,每个期次仅需要列出本期次发生的清单列项。否则系统无法识别本期计量的工作内容。例如一些用户把整个文件拖拽到一个期次,一则文件冗余,报表列出与本期次无关的工程量清单,二则影响审核与数据比对。
鉴于数据转型特点,建议大家对以上问题,提前规划,规避这些问题带来的风险。